ここから本文です。
遊客可以在萱野的蕎麥田中漫步,欣賞美景。蕎麥麵是日本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丹波地區的蕎麥田約佔京都府總產量的一半。萱野地勢較高,為蕎麥種植提供了理想的環境,還可欣賞下方的溪谷景緻。9月下旬至10月中旬,蕎麥花盛開,讓此處變成一片白色花海。
蓮乘寺創建於9世紀,屬於佛教日蓮宗。此處為野野村仁清的家廟,野野村仁清是一位17世紀的陶藝家,以彩繪陶器而聞名。仁清的兩件作品「色繪藤花文茶壺」和「色繪五彩雉香爐」被指定為國寶。蓮乘寺現在的建築建於1799年,保留了傳統的格局,寺廟主殿和僧侶的生活區域位於同一屋簷下。2019年,國家政府將蓮乘寺的山門、拜殿和鐘樓列為登錄有形文化財。
菅原神社供奉的天神,是被神化的平安時代著名學者菅原道真(845~903年)。佛教僧侶慶能,被認為是道真的私生子或弟弟,據說他就住在附近的僻靜處所。菅原神社的確切創建時間不詳,但據說是為了悼念慶能的去世而建。神社主殿附近的巨大神杉於1995年被指定為南丹市的天然紀念物。
松山宅邸遺址據說是由戰國時代(1467~1568年)統治丹波國的武家松平所建造。如今該建築已不復存在,不過當地社區仍持續調查歷史文獻,以進一步了解它的過去。部分記錄顯示,該建築在武將明智光秀(1528~1582年)征服丹波期間被摧毀。松山宅邸遺址於2021年開始對外開放。
大野水壩於1961年在由良川上游完工。其水庫彩虹湖倒映著周圍的山脈景觀,一年四季風景如畫。遊覽彩虹湖的最佳季節是春季和秋季,遊客可以欣賞1,000多棵櫻花樹綻放的柔美粉色景緻,或是500多棵日本楓樹的絢麗紅色世界。
相傳寶泉寺是由印度僧人法道於8世紀所創建。寺廟的大師堂建於江戶時代中期(1603~1867年),供奉著佛教真言宗創始人空海(774~835年)的木雕像。2008年,這座建築因其繁複的木雕工藝而被列為京都府登錄文化財,例如位於向拝屋瓦的海老虹梁前方雕刻精巧的兩隻狛犬。寧靜祥和的寺院,為遊客提供了獨處的片刻。
在向山,遊客可以漫步在沿著由良川畔生長的200多棵柚子樹叢中。柚子果實是日本料理的常見食材,通常被用於製作醬汁,例如橘醋醬,或與蜂蜜混合製成糖漿加在茶或酒精飲料中。這種水果的味道,類似葡萄柚和柑橘的混合。向山的柚子是有機種植,收穫期為12月至1月。
大原神社供奉著伊邪那美女神,傳說這位女神與她的哥哥伊邪那岐共同創造了日本列島。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一,樫原的居民會聚集在大原的附屬神社川上神社舉行烏鴉田樂儀式。這個擁有600年歷史的儀式舞,會模仿烏鴉的叫聲和動作,以祈求五穀豐登。
京都府登錄無形民俗文化遺產(1983年)
石田家住宅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農舍。建於1650年,是早期北山式住宅的原型。房間呈網格狀排列,建築的周圍是高起的泥土平台。與其他風格的傳統住宅相比,內牆與門也完全由木頭製成,而不是紙或泥土。此建築於1973年修復,並在特定日期對外開放。
重要文化財(1972年)
漫步在這個充滿江戶時代(1603~1867年)風情的村莊,彷彿回到了過去。在這個文化遺產之中的茅草屋頂的農舍,時至今日大部分都是私人住宅,但也有少數被改建為咖啡館和旅店。在美山民俗資料館中,遊客可以參觀其中一棟房屋的內部,進一步了解村民的傳統生活方式。
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地區(1993年)
這片佔地4,200公頃的古老森林,位於美山東部由良川的源頭。蘆生雖然靠近京都市中心,卻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,棲息著各種珍稀、瀕危的動植物和昆蟲。在這裡,還可以發現日本羚羊和大鯢等國家保育類物種。目前,此森林屬於京都大學管理的研究區域,訪客必須獲得蘆生之森研究站的許可方可進入。
二王門位於光明寺的南入口處,據說這座寺廟是由聖德太子(574~622年)於599年所創建。二王門建於1248年,栩葺屋頂的雙層門,相當罕見。大門內兩側供奉著兩尊佛教武士守護神的雕像,統稱為「仁王」(重要文化財,2019年)。2018年,二王門被復原成750多年前的樣貌。
國寶(1954年)
權現谷的這自然奇觀被稱為「七色木」。這棵樹由七個不同種類的樹木組成,它們結合在一起,形成一個樹幹。原本只是一棵獨自生長的桂樹,但後來與杉樹、櫸樹、紫藤、肉荳蔻紅豆杉、日本紅葉和楓樹交織在一起。現在,這棵樹已高達18公尺,樹幹週長約7公尺。從10月下旬開始,樹葉會呈現出美麗的秋色。
京丹波町天然紀念物(1983年)
お問い合わせ
総合政策環境部自然環境保全課
京都市上京区下立売通新町西入薮ノ内町
電話番号:075-414-4706
ファックス:075-414-4705